用黄糖煲熟的甜木薯 李晓春 摄
用黄糖煲熟的甜木薯 李晓春 摄
中新网江门1月7日电 题:“淀粉之王”木薯:广东台山人冬日的乡间美味
作者 李晓春 郭军
“非常感谢我的学生!她读书时知道我喜欢吃木薯,每次家里挖木薯都记得给我带几条。如今,虽已毕业很多年,但她还坚持每年给我带,非常感动!”近日,广东台山市从事教育工作33年的黄老师在微信朋友圈幸福地分享相关图文:“刚煲熟的木薯特诱人,已忍不住连续吃了三块。这次的木薯不仅有白肉的,还有两条黄肉的,准备留出两条拿来煮木薯糖水。”
刚采挖的木薯 李晓春 摄
木薯,如今在台山的农村仍广泛小面积种植,多数用于鲜食、晒粉或烹制糖水。
用木薯粉烹制的糖水 李晓春 摄
据了解,木薯是大戟科木薯属植物,耐旱抗贫瘠,具有粗生易长、容易栽培、高产和四季可收获等优良特性,被称为“淀粉之王”。原产巴西的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,于19世纪20年代引入中国栽培种植,目前广东、广西、海南等地种植面积较多。其叶片呈掌状且长有3至7片深裂至基部的裂片,呈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,顶端渐尖,叶柄细长,枝、叶呈淡绿色或紫红色,茎直立且可高达三五米,根块呈圆柱状,表层有网状裂纹。
晒制中的木薯块 李晓春 摄
“以前每逢到了采挖木薯的季节,家家户户都筹备着晒木薯粉。附近很多村民将挖出的木薯作去皮处理后,运到五十墟往台山、四九方向的三岔路口那家加工作坊进行磨浆。磨出的木薯浆,用桶装起运回,经加水稀释、揉搓、隔渣、沉淀、换水、起水等多道工序,才能用大圆盘或簸箕装起放在太阳下晒。隔出的木薯渣多数用于喂猪或喂鸡,晒干的木薯粉用袋密封放在阴凉处保存即可,平日可用于煮糖水、炊糍。”四九镇车蓢村年过八旬的伍奶奶说,在粮食紧缺的年代,木薯是部分家庭的口粮之一。为此,村民们会选择在房前屋后、菜园、山岗地、自留地、田边等见缝插针种上木薯,这一习惯至今在台山部分农村延续了下来。
韭菜炒木薯 李晓春 摄
“隆文这一带还有很多村民种木薯,不过普遍是种两三垄,仅满足自家食用,若想用来磨木薯粉或晒木薯干的,就要种多几垄。以前切片晒干后,每日煮些来当早餐充饥,那口感至今还记得。”端芬镇隆文村的谢先生介绍,白肉木薯去衣后分红皮、白皮两种,红皮的可直接烹制,白皮的需浸水后再烹制。农村最普遍的做法是将处理好的木薯切成块直接煲熟当粗粮吃,或加入黄糖煲煮成甜木薯食用。当地有一道用木薯烹制的特色菜式,是将木薯煲熟、切片浸水后,搭配韭菜用猪油炒成菜的“韭菜炒木薯”,近期在隆文个别饭店也能品尝到。
用木薯粉炊制的菊花盏 李晓春 摄
“想买木薯吗?这是面包木薯,4元一公斤。以前在农村,很多人吃木薯吃到怕,一看到木薯都提不起兴趣。如今,大家的生活水平提升了,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。以前买猪肉都想尽量挑瘦的买,现在买猪肉多数想买半肥瘦的,尤其是那一层肥一层瘦的五花肉,用来蒸虾酱或面豉酱的口感一流,拌着饭吃特别香。”1月3日,台城街道美琴市场一摆摊销售木薯的农户感慨地说,如今上了年纪的人看到木薯就想买两条回去煲,同样是木薯,但不同年代能品尝出不一样的味道。
冬日在台城美琴市场提供给菜农临时设摊处,可买到当地出产的木薯、猪仔薯、鸡爪芋、狗爪芋等 李晓春 摄
“以前农闲时,尤其是下雨天,很多妇女没办法去田里干活,就在家里和老人家一起做糍或蒸糕,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,用木薯粉搭配黄糖炊的‘层层糍’就是其中之一。”台山“70”后妈妈李女士透露,“层层糍”口感非常有嚼劲,刚炊熟时撒上些白芝麻,摊凉后就可切块食用,直接用手指捏着吃最具满足感,如今市场上各类西式糕点琳琅满目,年轻的一代已较少有口福品尝到家人亲手做的传统糕点。(完)
用木薯粉制作的芝麻层层糍 李晓春 摄
来源:中国新闻网